更新时间:2020-08-29 08:54:50点击:
古色古香的环境,白墙灰瓦带着圆形拱门的建筑,两侧一副“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的对联,在花木映衬下尤为素静……如果不是看到男女标志,你一定猜不到这么雅致的画面,竟然来自一座乡村厕所。在大沥凤西,不久前刚来南海务工的莫家善对广场侧的厕所赞不绝口:“第一次进去时被惊艳到了,就像走进一家小书斋!”
■大沥镇凤西公园内的高颜值公厕。
■西樵镇的部分公共厕所配套母婴室,满足不同市民、游客的需要。
莫家善的“意外”并不意外。近年来,南海加快实施公共厕所新建、改建工程,分布在村道、公园、市场、街边等地方的公厕不仅“高颜值”、设施更贴心、管理更精细,而且越来越人性化。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在南海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的当下,一场“厕所革命”,正引领着城乡文明新风尚,让文明城市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星级标准体验感更好了”
“公厕内干净整洁,毫无异味,还有母婴室方便换尿布,感觉就像自己家里的厕所一样。”8月24日晚,莫家善对提质后的凤西公园公厕称赞有加。
莫家善是一名新手妈妈,在公园附近一条巷子里开店,每天早中晚都会带孩子出来散步。“去了国内不少知名景点,厕所脏乱差的不在少数,经常遇到排队问题,气味也不好闻。”莫家善说,一个村的公厕能如此体面很难得,对周边商户和市民来说方便了不少。
“这是一座五星级公厕。”刘连凤从事厕所保洁工作六年,是本地“厕所革命”的见证者之一。她说,以前这里是直通池塘的旧式厕所,厕格少而且无门遮挡,如厕没有隐私可言,2018年升级改造后,变身宽敞的“小别墅”,游客来看了都说别致。
循着刘连凤所指往前看,公厕不仅“面子”靓丽,内部装修也丝毫不凑合:里面特别设置了母婴室和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卫生间,门口一侧有专用的无障碍通道,整个厕所瓷砖一铺到顶,四面通风,洗手盆、理容镜、手纸、绿植、纸篓一应俱全,墙上挂着管理责任公示牌。
公共厕所的“微空间”体现了人文关怀,这样的改变,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南海每个角落。
位于千灯湖地铁站的公厕注重生态和环保功能,市民站在智能取纸机前刷脸就能定量取纸,减少浪费。建设团队结合南方天气特点进行自然采光、对流换气设计,整个内环境清爽明亮,厕格使用全自动电子感应冲水系统。公厕内还有无障碍厕所,内有盲文标识、紧急按钮,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厕所革命”从城市走向农村
“厕所革命”南海一直在行动。2009年“厕所革命”尚未兴起之时,桂城就启动了中心城区公厕改造工程,通过外访吸收香港、广州等先进地区的经验,高标准着手提升改造,3年完善20多座市政公厕。2014年,公厕改造还没有“官标”,但桂城的市政公厕已开始走“做精、做专”的路线,一方面引入20座可移动的环保公厕,破解公共厕所的选址难题,小小的20平方米空间“五脏俱全”,可根据人流量、商业密集度灵活调整位置,方便市民使用。另一方面,将公厕管养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安排专人驻点保洁,并接受定期巡查。
在全面掀起“厕所革命”的这几年,桂城的先行先试无疑给了南海其他镇街铺开工作以强大动力和极大信心。七镇街各师各法,下重金用于“厕所革命”,均以高标准建设一批市政公厕,硬件设施配备完善,管理上实现“一厕一人”专人管理,日常保洁工作响应到位,公厕硬件设施和保洁管理处于较高水平。
“厕所革命”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厕所革命”迈入深水区以来,南海区继续加码,提出要提升农村公厕规划建设水平、科技环保水平,确定用两年时间新建改建农村公厕、乡村旅游区公共厕所等384座。同时出台《2019年佛山市南海区乡村振兴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方案》,提出区财政出资3.5亿元,镇街、村居出资3.7亿元,优先建设农村厕所。
一场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养的“厕所革命”,成为遍及全区的一场城乡人居环境变革。
目前,10条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和区3个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创建的村(居)均在高标准建设至少1座岭南特色的文明公厕,树立一批如狮山招大社区、九江下西社区等改厕先进典型。到今年底,全区将建成文明示范公厕24座,各村居至少1座文明公厕。
建起来,还要管得好。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大部分镇街将农村厕所的管理纳入城市管理考评体系中,做到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比如,狮山实行网格化管理,配备专员随时维护;桂城将农厕后续管养纳入城乡市政管理一体化,第三方质量监督部门还制订详细的检查标准和奖惩制度,进行动态跟踪和巡检纪录。
小厕所里看见大文明
小厕所,折射大文明。“厕所这件‘小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公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都有重要意义。”正如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总工程师邱伟健所言,这场惠民生、促文明、谋发展的“厕所革命”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厕所革命”是一场以民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能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果你去西樵旅游,从过了西樵大桥的第一座公厕算起,一直到西樵山,步行十分钟就有一座公共厕所,已经形成“10分钟如厕圈”。
在南海,一个个便民利民的“如厕圈”所带来的民生福祉,正通过市民游客的切身体验反映出来。“我们还打算为全区所有公厕设置二维码,依托大数据对公厕进行管理。”邱伟健透露,公厕的“身份证”更方便市民准确定位,市民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对厕所的服务管养提出意见、进行监督,进而倒逼管养单位做好维护。
公厕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小角色”,也是增进民心相通的“大担当”,有助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丹灶镇西联社区就以厕所之“点”带乡村振兴之“面”。近年,西联对社区公厕全面提升,借“厕所革命”之东风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如除杂草、划车位、道路硬底化,实现了美化、亮化、生态化等需求。
这场声势浩大的“厕所革命”,方便了居民生活、改善了大家生活环境、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引领着城市文明新风尚。
记者手记
“以商养厕”为“厕所革命”注入动能
“厕所革命”,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南海在推进“厕所革命”中,也暴露出长效管护难的短板,要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而探索“以商养厕”模式,为“厕所革命”注入持续动能,不失为一条佳径。
目前,南海的公厕改建、管养费用主要靠财政拨款,但公厕管养是一项长期工作,光靠财政投入并非长久之计。“公厕的最理想状态,是将厕所的功能与其他公共设施的功能融为一体。”邱伟健对“厕所革命”的成功有这样一个定义。记者对此颇为赞同:如果公厕出现在了人气最旺的地方,就说明南海的“厕所革命”落实到位了、成功了。
此言由来,其一:如果厕所以公共活动场所的形式出现在寸土寸金之地,说明不存在异味感,市民认可并接受了它的自然融入;其二,融入公共空间后,也就有了“以商养厕”的可能。
广东梅州在“以商养厕”方面已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公厕+店铺”“公厕+售票点”“公厕+办公楼”等模式巧妙地将社会单位与公厕结合起来运营,实现“长效管理、长年卫生”。
而广西桂林则提出用市场运作方式突破传统的厕所修建管理的新思路。在推出“新建厕所拍卖五十年经营管理权”的政策后,到桂林咨询打听拍卖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于南海而言,政府全力做好用地、制度、政策等保障工作,如推动市政环卫设施硬件规划法制化,实行分级管养,之后,不妨探索公厕修建、管养的市场化运营。
在其他城市,常见的“以商养厕”有商业广告、铺位出租等形式,运营方在获利的同时兼顾精细化管养,共同创造双赢。
期待南海迈出新的一步,大胆探索“厕所+”融合模式,闯出一条“以商养厕”的新路。